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在法国巴黎总部联合主办《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UN UNESCO)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教科文全委会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2014年9月18日上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行开幕式,刘延东副总理参加开幕式并致词。泉州市市长率团参加并为刘副总理介绍泉州以“海上丝路、泉州起航”命名的主题展览。泉州是本次受邀参展的海上丝绸之路唯一代表城市。

 

 

      此次展览展览时间为9月16-20日,是为了落实习近平在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提出的推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确定的“一路一带”发展战略,配合我国“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向国际社会宣传丝绸之路在推动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因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策划举办“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为主题的展览。

 

 

      “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由泉州、西安、成都、洛阳四个城市联合举行,泉州是参展的海上丝路唯一代表城市,因此,在该展览中的泉州部分将突出体现海洋主题,以活跃在古代海洋世界和当代国际社会的泉州这个特定城市为代表,反应中国对古代海上丝路的开创和卓越贡献,以及丝绸之路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该展览由生于福建的中央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划。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提供泉州地区的展览策划,并有相关人员跟随布展。

 

      泉州部分的展览主题为“海上丝路 泉州起航”,该展览由两个脉络贯穿,一方面是通过泉州港的中国对外传播,以陶瓷这一象征中国的元素为展示重点,体现“物品”的流动对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族群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以中世纪外国侨民留下来的各个族群碑刻,如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展示泉州的多元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在泉州相遇并和睦相处。

 

      在这两个脉络中,穿插展示流动在海上丝路的海图和船舶(模型),展示泉州人在传统海上丝路的创意,如何利用季风和航海科技,借助帆船,推动了中西方各种文明的交流、对话与融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交流互动、对话沟通,共享和而不同的美好社会。

 

      丝绸之路承载着人类文明互鉴的美好回忆,也是沿线国家地区人民往来交好的“大合唱”。这次学术研讨,专家学者从“海丝”文化遗产价值、考古历史等不同维度,解读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千年丝路精神的当代魅力,分享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宝贵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对今后我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申遗工作,将会是一次很好的促进和推动。

 

      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泉州提供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范式,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留下了有益的启迪。长期以来,泉州人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爱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期待在各级领导和各界专家的支持指导下,把“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得更好。

 

      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摩洛哥、新加坡、坦桑尼亚、泰国等国家的知名文化遗产专家,将与国内专家学者一道,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举办多场主题学术研讨。泉州、广州、宁波、南京四城就各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和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发言。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将参观考察泉州市内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化遗产。